深山里的大学生——2007级毕业生
【 点击数: 912 发布时间: 2011-10-10 】
|
|
|
来源: 杨妙君 蔡智聪 |
石榴镇车本村是我县著名的革命苏区,有着闽南小井岗山的美誉,也是各级各单位重点扶持的地区,但是由于车本村位于大山深处,交通不便,经济结构单一,当地村民的收入一直不见起色,村里的年青人都纷纷走出山区到城市生活创业。今年,却有三名刚毕业的外地大学生走进山区,来到车本村住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关注一下。 车本山路蜿蜒曲折,我们足足走了18公里的盘山路,才在海拔800多米高的车本村看到了这三名大学生。 他们就是翟正刚、刘周辉和刘小海,今年6月三个人刚刚从福州大学毕业,就相约来到了车本村。 翟正刚是湖南张家界人,刘周辉是武夷山人,刘小海则是云南昭通人。那么他们怎么会一起来到车本这个地方呢?翟正刚说自己是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原来,翟正刚的父亲翟永学是漳州市劳动局办公室副主任,2007年到车本村驻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在大山里一干就是三年。 翟正刚:也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因为他之前来这些驻村过,我是大三之前都不知道这情况,后来大三之后来到这才体会到他工作的艰辛。 挂职期满后,翟正刚的父亲回到原单位上班,常跟着父亲到车本村的翟正刚却觉得,村里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于是他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和两名同学商量后,决定一起来到大山里,打算在车本村闯出一番名堂来。那么该怎么开始呢?三人商量后,首先当起了幼儿园老师。翟正刚:当地幼儿园由于长期缺老师,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如果有这个能力来教这个幼儿园,所以说我们今年一毕业,六月8号就过来了,教了足足两个月这里的幼儿园,同时我们还教了这里的一些留守儿童的中小学生英语,补习英语。 转眼间就到了9月份学校开学的日子,孩子们都到山下的学校上学去了,翟正刚和两个伙伴也已经在车本村住了两个多月,对村里的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当他们看到村民们仅靠传统农牧业和砍毛竹等来维持生计时,就盘算着利用自己的知识,结合车本村的环境资源优势,来帮村民找一条致富的路子。 翟正刚:9月1号都开学了,所以我们现在主要任务就是搞生产,搞研究,我们主要是做实验,就是养石蛙,我们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我们就是想把这套技术全部掌握到,掌握以后再扩大,再教村民,这是我们的一个构想,所以也是花了我们很大的一个精力。 石蛙,俗称石鸡、石蛤蟆,是大型野生蛙类,是南方山区特有的名贵产品,体大肉多且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如今市场上见到的石蛙基本上靠上山捕捉,致使野生蛙越来越少,市场价格不断上扬。三个年青人经过认真研究,仔细筹划,决定在这里实验养殖石蛙。于是三人买来了野生石蛙,在离村3公里远的一个废弃养殖场里搞起了训化实验。由于三个人在大学时都不是学习养殖专业,养殖经验几乎为零,而石蛙生长条件比较特殊,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养殖初期,石蛙患病率居高不下。 翟正刚:养的过程中不是像想象中那么好养,会遇到非常非常多的困难,一下这个病一下那个怎么样,所以这块跟实际还是有点差距的。 一开始的挫折并没有让三个年青人灰心,他们上网查资料,通过关系向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求教,慢慢改进养殖环境和养殖方法,现在石蛙的病死率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翟正刚:这就是我们养的小蛙,现在规模有5、60只左右,因为我们这种小蛙是比较野生的,所以它是比较害羞的,所以我们要用仿生态养殖的方法,它这个池底有一定的陂度,有10%左右的陂度,所以我们喂它食物的时候,一放水,有三分之一是陆地,三分之一是水,到晚上6点7点的时候它就会自己跳上来吃饭。像养这个石蛙,关键就是说,疾病防疫是最重要的,其它的还是规模,因为野生的石蛙没有经过训化,它野性很大,会经常撞,所以我们现在用的是蚊帐,暂时先架一架,这样会减少它碰撞的机率、受伤的机率,然后我们定时定点都要给它保持水量清新,这样才能保证他不患病。 为了便于养殖石蛙,他们自己还饲养起了黄粉虫,确保石蛙有充足的食物供给。 翟正刚:这就是黄粉虫,我们现在看到是黄粉虫的商品虫,是它的幼虫阶段,我们养这些虫的目的就是给石蛙当铒料,活铒料,因为石蛙只吃活铒料。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摸索,翟正刚他们已经寻找到石蛙人工养殖的一些窍门,虽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但他们对养殖成功还是抱着很大的希望。他们打算,掌握了养殖技术后,就把这种技术传授给村民。 刘周辉:如果我们给把这个项目给他搞好,把他搞大的话,如果养的好我们把技术都掌握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技术给当地的村民或者是有想养殖欲望的加入进来养。 为了尽快掌握养殖技术,三个年青人可以说是不辞劳苦,他们每天忙忙碌碌,生活过得异常充实,对深山里清苦的生活也乐在其中! 刘周辉:这地方太美了,山清水秀的,要山有山要石头有石头要水有水,这些都结合的很好,环境特别好。 刘小海:每天早上起来就开始干活,忙到晚上,喂蛙啊,收拾东西,晚上了夜晚了就抬着板凳出去,赏赏月啊这些,挺好。我们每天忙忙忙,忙到累了躺下一下就睡着了,睡着了还做梦,梦到这些蛙就健健康康的什么的,第二天早上,有的时候还笑醒过。 翟正刚:我觉得我活在这边我觉得很自在,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天都可以看看石蛙,给它喂一喂,给它看一下有病给它治病,给它养一些蚯蚓,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这些都是我们喜欢做的事情,我觉得不辛苦,反而会觉得一种,一种格外的自在。 听起来很诗意,但其实他们也碰到很多现实困难。 由于村里没有餐馆,他们每天的饮食都要自己忙活。这不,午饭时间一到,他们就开始生火做饭,很快,干煸四季豆、炒包菜、炒南瓜、胡萝卜炒肉、萝卜骨头汤和一小碟子的笋干就上桌了。看来,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很娴熟的掌握了烧饭炒菜这一技术了。翟正刚告诉我们,他们三人每天轮流做饭,今天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三人一起上阵,而这一餐饭菜,也是他们到车本村以来最为丰盛的一餐。 记者:平时一般伙食都是什么呢? 刘周辉:可以说是三菜一汤,但是三个菜都是青菜,荤菜很少。 刘小海:我们青菜都是村里面村民送给我们的,他们也很热情,每一都给我们送一些菜,佛手瓜、丝瓜、南瓜这些他们送的,这些菜都是他们送的。 记者:那如果是肉的话怎么办? 翟正刚:肉有时我们就到下面去买,到象牙去买,可以买的到。 记者:一般多久下去一趟? 翟正刚:一般一周或者是两周下去一趟,下去就买一大堆菜拿过来,拿去冻。 记者:那就是说我们平时没有这么丰盛。 刘周辉:没有没有,今天算是比较丰盛的,尤其这骨头汤,好久没喝到这个东西了,这个是来到这边以来都没吃过,平时肉也比较少吃,隔几天吃一次嘛,有两天啊。 记者:那会不会想(吃肉)啊? 刘周辉:还好啦,其实菜做的好吃,青菜也能做的跟肉那么好吃。 刘小海:最长的有一次一个多星期没吃肉,哇,看到肉使劲吃使劲吃。 除了生活上的清苦,山里的生活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单调,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每天面对的除了大山还是大山。但刚从大城市过来的三个年青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们的到来,给车本村注入了新的血液,让车本村村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车本老区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吴新木: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到外面去拼搏去打工,他们这些大学生来到我们车本村,我们村里感觉说就是很稀奇的样子,他们读了大学,来到我们车本村,帮助我们车本村发展经济,找发展经济的路子,就是说,人家读了两三年的大学,来到我们这大山沟里面,我们怎么不能到我们本村发展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不管是在城市或是在农村,其实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走的路子。翟正刚、刘周辉和刘小海这三个年青人让我们看到了,只要有想法,有追求,并且努力奋斗,在哪里都可以生活得很精彩。如今,他们的人生才刚刚迈出一大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精彩。在这里,我们也祝愿他们能够实现梦想,带动车本村村民因地制宜走出一条致富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