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点名是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无论是近日江苏某高校的课桌上摆席卡点名,南京大学的用微信点名,我院的收集手机点名,还是前些年四川大学的一位教授利用 “刷脸软件”点名,南京某高校学院采用的360度拍照点名,济南一高校使用指纹机对上课学生进行考勤等等花样百出的点名,无非只有一个目的,保证学生学习时间,让学生听课,认真学习。

    学生逃课自有学生过错,但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无非是对科目不感兴趣,或为了自己其他方面的发展而放弃上课。但根本原因恐怕是教学的问题。大学时期的学习是“求学”,所谓求学,是一种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心态是是否求学的主要因素。而学生的学习心态是由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决定的。所以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极不合理甚至被学生称为“水课”,有些老师讲课令人昏昏欲睡,这些课大多是逃课学生的“首选”。而专业课与学生所需求的知识有关,大多就不会有逃课现象,课堂上的点名也是时有时无,因为这关系到专业知识的积累,无论课堂多么无聊,老师讲课再差,学生们也会接受。

    课堂上的点名让学生都参与了“学习”,也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但是点名却让学生做了一回“武圣关公”,让他们身在教室心在外。老师们的点名,点人,却不去点一下学生的心,出勤率并不能代表老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上课恐怕还是在做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在“隐性逃课”。

    大学的讲师们大多拥有让学生仰望的光环,拥有精湛的专业知识,但一些讲师的上课方式却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如同韩非子所说的“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对学生们为何逃课却一点不能洞察,教授们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时,却让学生产生抗拒的情绪。大学生们其实很多都是愿意学习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若不是老师的讲课方式让人无法接受,他们又何必逃课呢?

    大学生的逃课并不能用点名来限制他们,点名仅仅点到是他们的人,而真正决定学生学习欲望的是他们自己的心,所以大学的点名不应当只点人,而要改进一些教学方法,从而点到学生们的心。

(环境资源工程系记者团 唐灵辉(文))